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丝袜老师在线,亚洲欧洲一二三,牲欧美videos精品

旅游資訊
報名啟動|世界“最佳旅游鄉村”齊聚婺源!國際旅游名村村長大會等你加入!



01

篁嶺村

世界聞名的梯田花海,曬秋人家




篁嶺建村于明朝,至今已有580多年歷史。2009年前的篁嶺,是一個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半空心村”。2009年,篁嶺公司創新古村保護和利用模式,以村民整體搬遷安置、土地產權收購、古建異地搬遷保護的方式,對篁嶺古村進行保護性開發,在保存篁嶺古村格局的基礎上,維修保護了100多棟古建筑,重現篁嶺古村風貌,發展鄉村旅游。


篁嶺村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民居高低錯落布局,形似布達拉宮,地無三尺平,村民只能在樓上開敞軒搭建曬臺,晾曬五色農作物,形成“曬秋”農俗,篁嶺公司將它打造成旅游景觀,塑造“篁嶺曬秋”IP,被評為“最美中國符號”。公司還通過重新恢復梯田油菜花種植傳統,打造出“全球最美十大梯田花海”。景區引進16項非遺技藝展示展演,活化古村民俗,按照“一店一品”原則設置商鋪業態,建成“中國特色商業街”、“鄉愁體驗地”。篁嶺還保護利用古宅,開發建設“曬秋美宿”,外觀是五百年滄桑,里面是五星級設施,給度假客人以全新的體驗。景區還建設了冒險森林、遛索、滑道漂流、奇幻夜游等時尚旅游項目。2023年,篁嶺游客達272萬人次,總營收達4.2億元,納稅5300多萬元,帶動當地村民人均收入從開發前的3500元提高到如今的5.6萬元。


篁嶺村先后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3年,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目前正在創評5A級旅游景區。



02

西遞村

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典范




西遞村位于黃山南麓,歷史上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村落因此得以較好保存。現村中有明清祠堂3座、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享有“明清民居博物館”美譽。2000年,西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21年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首批“最佳旅游鄉村”。


西遞村通過探索文化遺產在保護中活化利用,“人、物、景”良性互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從一個欠發達的村莊轉變為國內外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西遞通過制定古村古建管理條例、成立遺產管理機構、提取門票收入的20%作為文化遺產保護資金,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還通過推動旅游 非遺技藝、旅游 民俗、旅游 民宿、旅游 研學等方式,有效傳承和活化文化遺產。與此同時,西遞旅游產業規模、業態類型和發展層次也不斷提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2023年接待游客94.59萬人次,門票收入4339.29萬元,村集體總收入達到919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6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03

江灣古鎮

偉人故里,5A景區




婺源江灣古鎮,始建于隋末唐初,自古文風鼎盛、名人輩出,自宋至清孕育出進士與仕宦38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選入《四庫全書》,清代著名的皖派經學開創者江永、明朝抗倭名將江一麟均是江灣人,江澤民主席的祖籍地也是江灣,是當之無愧的“書鄉”。先后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23年,接待游客80多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2.1億元。


江灣古鎮有古巷、古井、古橋、古水圳、古祠堂和官邸、商宅等許多明清古建筑,文化底蘊深厚。其中江永紀念館、江一麟紀念館、徽州人家、三省堂是著名參觀點。還有鄉賢園、荷花池、非遺展示園等民俗文化展示場所,形成成熟的旅游業態。還集中了一批木匠、鐵匠、篾匠、桶匠、漆匠等活躍在村子里的手藝人,打造了一批特色工匠坊。婺源民俗博物館有近萬件藏品,生動而典型地展現了婺源明清時期的工藝水平,具有濃郁的地方傳統特色和文化風范。梨子巷文化街區“慢生活”休閑方式讓游客充分體驗江灣的煙火氣息。



04

石門村

習總書記調研地生態旅游示范村




2023年10月11日,習總書記來到婺源縣秋口鎮石門村考察調研,指示:“你們要繼續保護好自然生態,把傳統村落風貌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堅持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把鄉村建設得更美麗,讓日子越過越開心、越幸福!”


石門村,有村民115戶、512人,位于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的中心地帶,緊靠月亮灣旅游公園,是婺源縣打造的61個不收門票的鄉村旅游點之一。村邊的星江河碧波蕩漾,古木參天,河中沙洲上生活著藍冠噪鹛野生種群,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全球只剩下250余只,都在婺源。近年來,石門村開發利用濕地公園、珍稀鳥類、茶園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和茶產業,2023年,石門村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提升到如今的3萬余元,成為發展生態旅游的示范村和鄉村振興的樣板。



05

宏村

“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勝地




宏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至今已有890多年歷史。宏村以明、清古民居而聞名遐邇,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生狀態,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宏村始終堅持保護性開發原則,成功探索出一條古村落旅游發展的道路。首先,嚴格履行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籌集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包保”責任制,切實有效地保護了古村古建。其次,通過科學編制保護開發規劃,投資建設旅游精品,延長旅游產業鏈,形成旅游集聚效應,不斷提升旅游業整體品質。2023年,宏村游客量達240萬人,門票收入達1.9億元,村民享受分紅8%,達1520萬元,解決當地及周邊農民就業1500余人。



06

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

習總書記調研地陶瓷文化大觀園



一座景德鎮,半部陶瓷史。千年不熄的窯火孕育出景德鎮燦爛輝煌的陶瓷文化。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考察調研的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涵蓋108條歷經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御窯”和窯作群落、70余年的陶瓷工業遺產,自古以來就是景德鎮的陶瓷生產中心。


明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鎮珠山南麓創立了明代御器廠,廠內有6種20余座窯,規模宏大。2010年初,景德鎮市探索大遺址保護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的發展新模式,圍繞御窯核心區,新建御窯考古遺址公園、御窯博物館、陶陽里制瓷工坊等功能區,還建設了完備的旅游接待設施,使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成為陶瓷文化的“大觀園”,傳承傳播中國陶瓷文化,很好地帶動了景德鎮的文旅產業興旺發達。



07

陶溪川陶瓷文創園區

老瓷廠變身的創客福地



陶溪川陶瓷文創園區,坐落于景德鎮市東城,是中國首座以陶瓷文化為主體的一站式文化休閑娛樂旅游體驗創意園區。2016年正式開業以來,陶溪川發展勢頭迅猛,依托創意市集、陶溪川直播基地等平臺空間,聚集了2.4萬余名“景漂”創客,年接待游客500萬人次。


陶溪川原址是國營宇宙瓷廠,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中走向衰敗。2012年,景德鎮政府在調研后決定在保護利用陶瓷工業遺產的基礎上打造城市特色空間。將22棟老廠房改造為博物館、藝術館、制瓷工坊、陶瓷體驗館,并引入150家文化藝術品牌企業,以及書吧、咖啡館、酒吧等多元業態,開創“陶瓷 ”復合發展模式。此外,推出“洄游計劃”“候鳥計劃”等多個服務年輕手藝人的計劃,打造知名藝術集市“陶然集”“春秋大集”“創意市集”,使之成為景德鎮文旅業的一張靚麗新名片。


費用總覽

1、會務費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會員單位 2300 元/人非會員單位 2800 元/人匯款賬戶名稱: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納稅人識別號:51100000717831207F開戶行及賬號:招商銀行北京長安街支行 110908203910601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 18 號恒基中心 2 座 506 室

2、住宿費

單住 450 元/間/天,拼住 230 元/間/天,與酒店結算。



交通安排

往返大交通費用自理,落地后交通由會務組統一安排。

接機接站時間9月21日8:00-22:00

地點黃山機場/婺源火車站

送機送站時間9月24日15:00開始

地點:景德鎮機場/景德鎮北站


報名方式

掃描下列二維碼,填寫信息即可報名

報名截止時間9 月 15 日 17:00 時前

詳情可咨詢:盧林菲 18594204601 ;劉沐琪 13401134117。





婺源篁嶺景區官方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南华县| 女性| 墨脱县| 固镇县| 福建省| 双城市| 来凤县| 高要市| 湄潭县| 禹州市| 内乡县| 如东县| 山阳县| 全南县| 麻江县| 鄄城县| 轮台县| 连平县| 洛川县| 聊城市| 德兴市| 施甸县| 容城县| 夏邑县| 青阳县| 桐乡市| 松原市| 阳泉市| 东平县| 望谟县| 荣成市| 呼伦贝尔市| 西平县| 西藏| 湘阴县| 岳普湖县| 依安县| 英吉沙县| 策勒县| 延庆县|